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恶意失信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54:15    

恶意失信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生产、销售假药或假冒伪劣产品;

2. 发布虚假广告;

3. 销售质量不合格的房屋;

4. 非法集资;

5. 恶意拖欠薪水或债务;

6. 贿赂;

7. 无照经营;

8. 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

9.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 恶意逃税避税;

11. 不执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

12. 拒绝履行国防义务,包括逃避兵役或拒绝民用资源征用等。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和社会信用体系进行约束和惩戒

相关文章
从“美丽税”到“生命债” 医美行业亟须价值重构
2025-04-17 03:10:00
回应社会关切,山西“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
2025-04-16 10:40:00
信阳市医疗保障局面向社会聘请医保基金社会义务监督员的公告
2025-04-16 10:27:00
首季社融同比增速处于高位水平
2025-04-13 17:10:00
刘强东回应美团高管王莆中:不打口水仗,产生不了社会价值
2025-04-12 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