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街挑两城”到“江湖一体”!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9:22:00
一座活着的古城,正在破茧。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发布及资源对接会举行,就惠州古城更新计划框架作详细介绍,启动首批13个古城点位的改造与活化。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深耕建筑、艺术、文化的专家学者和运营团队,以及本土文化守护者齐聚惠州,展望古城更新的美好前景。

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发布会启动。
启动首批13个古城点位改造与活化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古城作为惠州文脉的核心传承地,承载着惠州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精髓,推进古城更新是保护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惠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持续加强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努力活化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致力打造展示城市文化、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今年,惠州将“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列入市政府重点抓好的“十大工程”之一,提出要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推进西湖荟客厅、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东街文旅业态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
此次活动标志着惠州古城更新计划正式拉开序幕。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崔愷、孟建民、吴志强等4位国家级专家领衔设计团队,李晓江、张杰等10位顶尖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集结了百余位来自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商业运营等各界的精英,汇聚在地文化守护者,构建起强大的古城更新专家库。
据介绍,惠州古城更新计划将以“一街”(水东街)、“两城”(惠州府城、归善县城)、“一湖”(西湖)、“两江(东江、西枝江)四岸”为核心,启动首批13个古城点位的改造与活化,力图在历史肌理中注入文化、商业与科技的多重能量,其中桥头文化空间、原惠阳影剧院、原惠阳县政府大院、原惠城区政府、梌山书院和原花都影剧院等首批城市更新项目由何镜堂等4位专家领衔设计。惠州古城更新计划通过以点带面激发业态活力,盘活老建筑及闲置物业,营建特色文化场景和宜人环境,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魅力,彰显“千年府城,岭南名郡”底蕴。
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盘活老建筑及闲置物业
本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到惠州进行考察交流和资源对接,为惠州古城更新把脉开方、建言献策,共同描绘惠州古城更新的未来图景,也为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新魅力开启了崭新篇章。古城更新人才库后续将围绕历史街区场景再生、非遗活态传承、文旅业态创新植入等维度,为惠州古城更新计划添砖加瓦。

专家就如何更新古城计划展开交流讨论。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惠州古城更新将有力提升惠州城市知名度和文旅产业竞争力。
惠州古城更新专家库成员、中央美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表示,在古城更新中,可以通过多重空间和时间线,深入挖掘惠州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营造多感知的沉浸式场景,让游客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惠州魅力,犹如打开时空之门,连接现在与过去,让旅行者与历代名人产生情感共鸣。
“惠州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旅游潜力巨大。”惠州古城更新专家库成员、深圳旺飞文化创意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苏品认为,惠州古城更新后,或将对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市场之一。
活动主办方介绍,惠州将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盘活老建筑及闲置物业,营建特色文化场景和宜人环境,以点带面激发业态活力,把惠州古城“一街挑两城”的历史格局打造成“江湖一体”格局,推动形成文化保护、民生改善与经济提升相辅相成的多赢局面,让“看得见历史、读得出文化”的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可观、可触、可品、可享,打造尊重敬畏历史、赓续城市文脉、保留城市记忆的现实样板。
文:惠州日报记者凌保康 侯县军
图: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