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还在持续!趁“热”收下这份防暑指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9:31:00
三伏未至,暑热已盛。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犹如“蒸桑拿”。
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5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5-8日山东内陆大部地区将持续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其中5日最高气温内陆地区37-39℃,局部可达40℃以上。中国天气网预警频道最新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山东5日已连续发布43条高温预警。

“桑拿天”还要“蒸”多久?
“桑拿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感觉非常闷热,类似“蒸桑拿”。据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测算,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专家介绍,北方出现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紧密相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进而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
其实,每年北方地区在盛夏总会有一段闷热的时期,一般出现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左右。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华北地区进入雨季,空中的水汽能够及时转化成雨滴降落,因此湿热天气不会持续太久,而其前后或期间的少雨时期往往潮湿闷热。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偏北偏强,提早了这一天气现象。
孙军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主体仍将控制华北这一带地区。因此中途可能会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短暂缓解湿热,但是总体高温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

“桑拿天”易引发中暑,如何快速识别?
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容易引发中暑。这是因为,在湿热、风速小的天气下,汗液的蒸发速度会大大降低,人体内的热量无法及时随汗液散发出去,体内的热量积蓄过多或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引发中暑。中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连续过程,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如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识别中暑症状?
首先是最轻微的先兆中暑,这时人体可能出现大汗淋漓、四肢无力、口渴、头晕、头痛等症状。轻症中暑的症状会在先兆中暑基础上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可能出现皮肤灼热、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重症中暑开始时会大量出汗,之后转为皮肤干热、无汗并伴有昏迷,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都属于重症中暑,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致死率高。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怡表示,高温高湿环境会使人体散热能力减弱,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作风险。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影响循环系统功能。

“桑拿天”如何防暑降温?中暑了应该怎么办?请收好这份防暑指南↓↓↓






资料来源:山东省气象台、新华社、中国天气网、应急管理部等
(大众新闻编辑 韩雨婷 整合 策划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