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企民企“串门”忙,共赴产业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8:20:00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广东既是民营经济的大本营,也是国资国企大省。今年以来,民企国企合作火热:广州工控与佳都科技深化轨交产投业务协同;广盐股份与山河醋业达成调味品板块战略合作;粤科金融主办路演专场活动助推优质民营科创项目融资超10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就像中国经济的两条腿,只有“国民共进”、协同互补,才能发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独有的综合优势。

在新产业优势的塑造中,这种协作尤为迫切。当前,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资国企作为战略力量,亟需在创新引领与产业布局中掌握战略主动权。而民企更具备灵活创新能力与市场洞察力,若能借助国企在场景、基建、服务等方面的资源能力,更能“凭风好借力”。两者优势互补,将逐步构筑要素协同的新产业集群。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近年密集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致力于打破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障碍。而这也与国资国企的改革紧密相连。“新一轮国企改革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四大核心功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国有企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刚梁向南方财经记者分析,由于国有资本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投资领域更加聚焦,因此民营企业在充分竞争领域的空间更加广阔,其灵活高效的优势能更好地方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积极履行国家战略使命,注重功能价值,能够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民营企业自然可以从中受益。

相互“串门”

8月,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50余位民营企业家走进广晟控股集团总部大楼,就新形势下精准捕捉前沿技术投资机会、国企民企协同投资潜力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是广晟组织的第9场“先进制造业优秀民营企业走进广晟控股”系列交流活动。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一批批民营企业家走进广晟国际大厦或集团下属企业,从佛山照明体验空间到国星光电无尘车间,企业家们近距离摸产品、下车间、探趋势、谈合作。“希望国企和民企建立起常态化的互访沟通机制,通过一场场‘双向奔赴’的活动,推动国企的实力与民企的活力强强联合。”广晟控股集团董事长吕永钟说。

据悉,当前广晟正推进以“研发新技术、拓展新空间、开辟新赛道、建立新机制、打造新引擎、塑造新场景”六大重点任务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跃升计划”,有意与产业生态圈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

这样的相互“串门”,在今年并不少见,且不乏一把手亲自带队拜访。

今年5月,广东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道武到湛江开展海洋牧场专项调研。在两天的时间里,张道武特意将调研的两站选在当地民营企业。其先后到海威集团、恒兴集团等湛江农业龙头企业,座谈商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模式,谋划共建全链条协同体系,加速海洋牧场产业化与带动乡村振兴。

今年6月,广州轻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林虎率队赴深圳市创维集团总部交流,与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对话。双方还计划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外贸业态、绿色低碳与园区场景应用方面探索合作方向。

国企与民企的一线脉搏,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交汇,大家经验互鉴、资源共享、需求对接、生态共建,形成“开门”办企业的合作共赢态势,指向的不仅是产业合作,更是企业家精神的碰撞。

共链融通

在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链主型”龙头国企在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助力地方打造发展沃土。

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单位,广州数科集团牵头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统筹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2023年,旗下广州数据集团牵头成立的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被纳入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提供普惠性人工智能算力服务。2024年,广州数据集团与华为公司、广东移动、中国信通院、金蝶软件、亿航智能、万孚生物、欧派家居、图灵新智算等成立广州智算联合体,研究AI+行业应用全要素创新。

“通过联合体的这种模式,我们可以跟社会上更多企业,包括一些行业龙头,通过他们对行业产业的深度理解,结合我们在算法、算力、数据方面的基础能力,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场景。”广州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健介绍。

科技领域探索日趋复杂,更需要“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近年来国有企业大力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牵头组建了众多创新联合体,与民营企业、高校院所合力攻关核心卡脖子技术,已经成为合作新常态。

此外,国企民企深化产业对接,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共建互利共赢新生态。譬如,广州工控产业园集团运营32个产业园,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形成上下游集聚效应;广州轻工集团组建广州国际贸易集团,为本地中小制造业企业打通出海链路,协同生态出海。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多个产业新赛道,国有企业还积极扮演着“领跑者”“陪跑者”角色,搭台带动民企向新挺进。例如,广晟控股集团与华为公司等多方共建具身智能训练场;深圳国资国企发布首批上百个应用场景,以场景为切口链接千企万技,撬动城市创新升级。

这种“共链融通”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吴刚梁表示,国企与民企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这种混改模式只是两者深度合作的形式之一。今后还应通过业务协同产业共建、联合创新探索创新机制、合作承建国家重大项目,在自然垄断行业向民企开放竞争性环节等方式,加强与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资本融合

切实推进“国民共进”,资本融通是当前国企改革与产业协同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多种资本合作方式,国有资本与民营经济正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补与共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重要路径。近年来,广东国资国企持续探索混改实践,涌现一批实践成果: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与广东凤和集团合资组建新型综合电商公司,创新电商销售模式;广东中旅携手国内行业领军民企与境外战略伙伴,成立66度探险邮轮(香港)有限公司拓展多元化产业布局等。

国有资本不断以股权合作、基金投资等方式进入优质民营企业。如,广州产投与广州数科集团合作设立的海纳科创基金对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助力程星通信加速提升星载相控阵等关键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与广州数科集团旗下海格通信实现产品、技术、市场的协同互补。

今年3月,在“粤科发布”36号路演活动现场,8个来自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行业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路演,全场总融资规模超10亿。作为省级国有创投机构,粤科管理金规模14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1200个,九成投向民营企业,成功推动170多家民营企业IPO上市。

不久前,恒健控股公司下属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汕尾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基金,完成对广东雅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以投促引”带动雅琪生物将主要生产基地落户汕尾。据了解,该生产基地落地后,将赋能海洋牧场上游产业链,预计可带动汕尾当地每年增加产值3000万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耐心资本”,呼唤更多更有耐心的资本涌入新产业。国有资本正以耐心资本的形态介入新产业全生命周期,为民营经济敢于投资新产业营造良好环境。

中山大学广东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此前对南方财经记者表示,国有资本可以通过增资扩股、股份合作、基金投资等方式进入优质民营企业,帮助其规范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率;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混改的方式引入国有资本,借助国资的资源优势和管理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种双向融合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李善民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广东国资国企与民营企业实现良性互动、深度协作,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国企民企“串门”忙,共赴产业新生态
2025-09-08 18:20:00
CBA明星球员“乾坤大挪移”,赵睿加盟北京,张镇麟签约上海
2025-08-30 07:22:00
《“高效办成一件事”年度特色重点事项清单》发布 12项“广州特色”惠及民生
2025-08-26 08:01:00
又一“超级赛道”,传来大消息!
2025-08-25 01:11:00
创维高级辅助驾驶发车仪式在西宁举办
2025-08-24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