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打造四大高精尖产业集群 孕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8:56:00
地处北京西南,房山区素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誉。近年来,房山持续焕发新气象,围绕北京市未来产业整体布局,房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点,加快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四大高精尖产业集群。
日前,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进房山区,探访由小小液晶孕育出的新材料“小巨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处理、膜分离催生出的新工艺“小巨人”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无人机衔来的新技术“小巨人”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房山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扶持,全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2家,累计达到244家。
放眼2025年,房山区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加强区域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围绕长安汽车先进制造中心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合作业务。
八亿时空:小小液晶孕育新材料“小巨人”
“一克液晶可以生产一台32英寸电视,或10部6英寸手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姜卫东介绍。这一刻,一瓶瓶液晶的用途得以具象化。

八亿时空的液晶产品。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摄
八亿时空是一家在液晶材料领域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坐落于房山区燕山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这也是北京市政府规划蓝图中的“高精尖”产业聚集区。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恰逢中国液晶显示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中国大陆液晶显示面板的出货量已经接近全球出货量的70%,仅京东方一家就超过了全球出货量的25%。
八亿时空便是京东方在显示用液晶材料领域唯一一家战略供应商,同时与日本夏普、韩国LG、台湾友达、台湾群创、华星光电、惠科光电等全球多家主流面板厂建立了合作及供应关系。
从规模上讲八亿时空已占据了全球约20%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电视领域,现在全球每四台液晶电视就有一台使用八亿时空制造的液晶。缓解了国家“缺芯少屏”之痛。
在显示用液晶材料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涵盖了智能手环(手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电视、车载、工控、医疗等液晶显示技术相关的近乎全部领域。
车载显示因为对温度范围、可靠性要求高,成为众多液晶显示应用中难度最高的产品,公司基于多年的刻苦攻坚已成为韩国LG、京东方、龙腾光电、信利半导体、友达光电等多家车用面板的液晶材料合作商,特别是成为LG重要的一家中国大陆液晶供应商,在京东方占据了60%以上的产品份额。
八亿时空于2020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公司2022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37亿元,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
“早期是人跟着产业走,现在是产业跟着人走、人跟着创新生态走。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正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八亿时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薛秀媛表示,在政策的持续扶持以及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液晶材料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泰兴达:水处理催生新工艺“小巨人”
在房山区琉璃河镇,一片平平无奇的菜园中“长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之前公司养了几十只黑头羊,都是内蒙古牧民为了感谢我们送的小羊羔。”北京科泰兴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繁欣动情地讲述着公司保障农牧民饮水安全的故事。
科泰兴达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处理、膜分离技术研发、设备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涉及城镇及农牧区饮用水深度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以及工业水处理等领域。
污水变废为宝,净水更加安全。二十多年来,孟繁欣以朴素的情怀带领研发团队在水处理膜材料和应用方面不懈研究,实现水处理新工艺突破性进展。

科泰兴达公司内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摄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可处理多种劣质水和污染水的工艺及成套设备生产技术;以及反渗透节水技术,避免了一般反渗透净水设备浪费水的问题,填补了行业空白。
勇攀技术高峰的同时,孟繁欣与科泰兴达不忘反哺社会,自2013年以来持续参与京蒙帮扶及对口支援,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包头等地的20多个旗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项目50多项,为农牧民安装家用净水机32000余台,村级集中式净水站200余套,惠及200多万城乡居民,包括20多万农牧民。
大草原地广人稀,牧民居住点分散,有的牧户间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距旗县最远的可达200多公里,售后维护非常困难,维护成本非常高。不仅如此,极寒的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更增加了公司的安装和维护人员的工作困难。
由于当地水质差,平均1-3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批滤芯,设备维护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台净水设备需投入的维护费为1000多元/年,每年公司对这些设备的维护费用投入就高达3000多万元。
正是在科泰兴达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内蒙古20多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并得以长期保证,地方性涉水疾病得到了明显抑制并出现好转,牧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多年来,孟繁欣与公司获得殊荣无数,科泰兴达2020年被国务院和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其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第六届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进入这个领域以后,我们才知道这个行业跟老百姓的生命连在一起的,所以不是像做其他的产品,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孟繁欣表示。
航景创新:无人机衔来新技术“小巨人”
“目前,公司年产300架,订单比较饱和。产品主要应用于灾情侦察、应急照明、应急喊话、物资投送、灭火救援、人员搜救等场景。”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宋阳介绍。
在位于房山的北京市低空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示范区内,航景创新的多款无人直升机十分引人瞩目。航景创新成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及eVTOL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低空经济正在积蓄能量,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低空经济产业环节众多,飞行器制造环节有望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环节包括低空基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保障等。其中飞行器制造环节技术壁垒较强,政策大力支持eVTOL技术研发,整机制造标准化程度有望提升,eVTOL商业化量产有望加速。
航景创新自主掌握新一代无轴承旋翼系统、多余度飞行控制系统、先进复合材料主旋翼、航空涡轴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形成了起飞重量200公斤—2500公斤级的产品序列,其中FWH-1500、FWH-3000型无人直升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FWH-1500型无人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000kg,实用升限为6500m,任务载荷300kg条件下,续航时间约5h。已经交付给甘肃应急局、石家庄应急局、723中船研究所等,该产品获科委新产品新技术认证,为国内首创,是军民融合重点产品,已经交付应急管理部、空军靶机等;飞行服务项目运输投送等累计100架次。
在森林灭火应用场景中,可一次挂载6枚50公斤级水基灭火弹,在50米高度采用定点投放或行进中投放等方式精准投掷灭火弹,灭火弹在15米高度引爆形成水雾扑灭火点,并可附着在可燃物上防止复燃,能有效处置早期森林火灾,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FWH-3000型无人直升机是目前国内甚至国际载重最大的无人直升机平台,最大载重1000kg;机体设有4.2m³宽大内舱空间,可装载两个500公斤货盘,能够满足中、大件物资的快速响应运送,可广泛适用于军民物流保障领域;还可以搭载多种搜救和医疗设备,具有紧急情况下同时运送6名伤病员的能力。
“目前,北京公司年产100架,山东公司年产200架。公司获得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正在扩大产能,未来一两年将实现年产500架。”宋阳介绍,公司产品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获得海内外客户高度认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