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注意这些爱“碰瓷”的电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30:00
每逢假期,“碰瓷”式电诈就会进入多发期,这次“五一”假期同样不会例外。从宁波各地公安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骗子已开始“抢跑”。
甬派联合市反诈中心发布提醒——
假期首先要防范票务类诈骗,尤其是机票退改签骗局;
其次家长要关注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假期多涉娃电诈;
另外,要特别警惕陌生链接,尤其是涉及车辆违章、假期调休、ETC等。

每逢假期,票务类诈骗高发。
首先要说的是票务类诈骗。很显然,这类电诈就是蹭假期出行的热点。
“去年‘五一’前后,涉及机票的电诈案,我们这有5起。”江北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前几天就有一个典型案例,诈骗手法很简单,无奈就是有人中招。
4月16日,唐女士(化姓)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在出售机票,而且比官网便宜。正为假期计划出游却订不到票而担忧的她瞬间动心了,联系对方并且支付了近1.5万元。随后,系统显示出票成功,但等她再次查询时,发现机票已经被退了。
原来,骗子玩了一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处,的确是帮你买到票了;暗处,“吞”了你的钱,退了你的票。
“还有一种类似的,就是通过微博冒充熟人,然后以在国外买不到机票为由,请你代劳。之后通过‘话术’将你绕进去,并要求你转账。”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相比这种较为直接的骗局,另一类机票退改签电诈就更有“技术含量”了。

机票退改签骗局是票务类诈骗中较为普遍的一种。
前段时间,鄞州区反诈中心接到过这样一起报警。回国休假的小李(化名)同学接到一个境外来电。对方自称某航空公司“客服”,告诉她一个“坏消息”——她所预订的航班因故障取消了,现在要帮她办理退票或改签,并且还会有“补偿”。
由于对方能准确报出自己的身份信息,小李放松了警惕,于是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涉诈APP。就在小李要“悲剧”之际,钟公庙派出所的反诈劝阻电话打来了,随后又有反诈专员上门劝说。小李成功摆脱骗局后,才知道自己遭遇了机票退改签骗局。
“去年4月21日至5月5日,我们鄞州区共发生此类案件10起。”鄞州区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防范建议在此:当接到航班取消,需要退票或改签的电话、短信时,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通过官方电话或者APP进行核实。记住,陌生链接不要点,乱七八糟的APP下不得,更不用说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了。
另外,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

资料图:未成年人被骗,前往派出所报警。
再说涉娃骗局。每逢假期,孩子有更多时间使用手机娱乐。于是,针对他们的骗局就多了起来。
“前段时间,我们和甬派联合发布的《反诈周周见》就特意科普了针对未成年人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这是目前涉娃电诈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骗局。因为孩子缺乏社会阅历,骗子稍加恐吓就能将其‘控制’并转账。”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具体的案例及作案手法、防范要点,可参见《小学生追星遭套路,老爸账户一夜蒸发9万》。

免费领取“皮肤”骗局,孩子很容易中招。新华社发
除此以外,每逢假期,这些骗局多发,受害者中未成年人居多:
一是游戏交易诈骗。骗子通常会宣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或者“游戏装备”,等孩子上钩后,就会通过“激活费、认证费、验证费”等名目,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二是红包返利“杀鱼盘”。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人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三是“防沉迷”骗钱财。骗子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让其拿父母的手机进行转账。
四是购买、赠送“盲盒”或者“谷子”类。骗子会编造理由,免费赠送孩子们喜欢的限量实体卡片或者玩具等,诱骗孩子们转账。
防范建议在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要经常告诫他们,上网时不要胡乱点击网站链接或下载APP,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时,一定要设置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支付密码,并且要定期更换,取消“免密支付”,不要轻易向孩子透露。

警惕陌生链接,尤其是涉及车辆违章、假期调休、ETC等,小心背后有陷阱。
你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上面说你的车辆在某地交通违章了,点击链接即可处理。你又想到自己“五一”假期的确自驾去那边玩了,是不是真有违章,要不要点进去看看?如果你真这样做,那就离“掉坑”不远了。
这种以交通违章、ETC出问题等为由发送过来的电诈短信,近年来屡见不鲜并且预警不断,但总有人上当被骗。
“其实辨别很简单,比如说违章,直接上‘交管12123’APP查看即可。”反诈民警说,收到陌生短信,勿轻信。尤其是上面有链接的,更不要随意去点击,因为背后是木马程序。

还有最近较为流行的假期“调休通知”类钓鱼邮件。日前,深圳市反诈中心就发布了紧急预警:此类邮件可能窃取个人信息、盗取账户资金,甚至植入木马病毒,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它的套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仿冒公司邮箱,或者伪造发件人,显示为“人事部”“总经理办公室”等权威部门;
第二步话术陷阱,比如紧急话术——“请于今日17:00前确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调休资格”,利诱话术——“点击领取五一加班补贴”“部门专属假期福利”;
第三步恶意载体,伪装成《2025五一调休安排.docm》《补贴申请表.exe》等文件,内含木马程序或钓鱼链接,点击即中招。
防范建议在此:陌生链接不要点。如已误点可疑链接或下载附件,请立即断网并关机,然后报警求助。
#宁波头条##五一##反诈骗,懂防范#
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 张静 顾蔚 何嘉莹
编辑:张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