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来合肥玩的人选对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3:09:00

“五一”假期正于万众瞩目下,“蓄势待发”。
根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的峰值,一幅充满活力的旅游图景即将展开。
在书店里感受二次元世界、在巢湖边触摸“诗和远方”、在特色街区内穿越到盛唐、在诸多首店里与潮流撞个满怀……新型消费,合肥还将玩出哪些“招”?
一场关于新型消费的“头脑风暴”,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步行街来了位“新导游”
“嗨,庐小胖!”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您?”
“请给我定制一条逛街路线吧……。”
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淮河路步行街又有了“新玩法”。

淮河路消费周。高勇 摄
街区入口处,巨大的“庐小胖”已经就位。别看这只是个静止的玩偶,但手机“碰一碰”,你就将收获一位只为你服务的“线上导游”。
今年年初,安徽省商务厅启动新型消费培育工程,将重点推广“人工智能+消费”。升级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化消费与AI文旅互动街区后,你在淮河路步行街不仅能拥有“数字导游”定制逛街路线,还能感受手机“碰一下”买单、打卡领取IP形象周边等新体验。
“除了提升消费体验外,商家可以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负责街区数字化运营的蚂蚁集团支付宝事业群副总裁李佳佳介绍,AI算法还将为智慧街区的招商运营、商家智能营销提供技术支撑,助力门店的数字化升级和生意增长。“淮河路步行街只是AI文旅互动街区的试点,未来我们还计划推广到勤劳巷、北油坊巷等街区。”
相比之前的云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上选择沉浸式体验模式。这种变化,得益于愈发用心的场景设计让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走进合肥罍街,青砖黛瓦处处弥漫着徽派建筑的典雅韵味。街道上热闹的传统市集,琳琅满目的非遗手工艺品,让人仿佛穿越到千年徽文化的长卷中。
保留旧粮仓的红砖墙体与高耸筒仓,新粮仓将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裸露的钢梁架构、复古的机械装置,搭配时尚的艺术展览与文创店铺,打造出 “历史 + 潮流” 的全新空间。

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一带夜市人潮涌动,市民正在逛街购物、品尝美食。安徽图片网 赵明 摄(资料图)
善于“跨界”,在一个载体中营造“多维空间”,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
“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条‘全国示范步行街’,街区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元宇宙、二次元等大量新消费场景收获各年龄段市民游客的青睐。”庐阳区文旅局局长张黔表示,这个五一假期,只需要“碰一碰”,就能“解锁”淮河路步行街周边31个文旅景点,数字导游将提供个性化AI导览和讲解。
发力新消费,合肥用了哪些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出现了32次。
今年要完成的十大任务中,也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
在合肥,发展新型消费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抓手。一组来自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合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94.24亿元,增速居长三角万亿城市前列。
数据的背后,是城市对新型消费的积极推动与深度布局。
首先是发力新需求。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正从“性价比”过渡到“心价比”,谷子经济便是典型。开业已超20年的百盛购物中心,已经完成转型演变成为“谷子店聚集地”,商场B1层的绝大部分柜台转化成为谷店,销售与客流获得“双丰收”。

2024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开展。王牌 摄
其次是聚焦新供给。依托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合肥将科技创新与消费供给深度融合。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蔚来、江淮等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以超长续航、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带动汽车消费新热潮。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车零售额连跨两个百亿元台阶,达344.91亿元,增长69.8%。
然后是发力新场景。“上了美食,朋友圈先吃”、特种兵式打卡旅游流行……折射出不少人消费的重要追求:体验与即时分享。仅2024年,合肥“上新”了44个商业项目开业、超270家首店。其中,合肥新粮仓作为“商文旅融合型”典型案例入选商务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案例集》。
当然,政策的“焕新”也很重要。
从“敢消费”到“乐消费”,合肥一直在提供有效的振兴新消费政策。“在全省率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2024年共完成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超过110万笔,交易额超过220亿元,补贴额超23亿元;坚持消费券发放与以旧换新政策互补衔接,开展促消费活动1000多场,发放政府消费券约10亿元,带动消费超300亿元。”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本月26日,今年已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约184万笔,交易额超116亿元。
“头脑风暴”过后
消费,简简单单两个字,但上承经济发展大局,下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如何用好合肥资源禀赋优势,培育消费热点?如何创新型消费场景,打开内需新空间?4月28日,市政协就“加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进行调研并召开专题调研会。
“近期我们通过非遗+体验,文化+数字的模式,在自有的培训学校开展非遗课堂,在社交平台等多渠道开设账号,传播打造可品尝可体验的文化消费场景”
“当前,我们开发产品主要集中在游戏改编、热门IP主题等,比如《蜡笔小新》《风起洛阳》《奇遇三星堆》等,正着力寻找更多创意资源,结合合肥城市场景特色进行主题开发”

合肥“谷子店”生意火爆。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摄
“通过场景搭建和快闪店布局,能够持续引入新型消费品牌。这类快闪业态在2至3个月的短期运营后,既能够了解本地消费偏好与市场特征,也能让合肥消费者接触更多品牌,获得多元消费选择”
座谈会上,特色街区、传统老字号、商业综合体、文旅首店等代表汇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语,掀起了一场助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
生鲜传奇总经理沈华烽看来,生鲜行业的竞争壁垒在于“商品力+信任力”,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不可替代性”。为此,企业打造了“即时需求+计划性消费”双场景,“会员复购率达75%。”
安徽元境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颖子表示,计划于近年内再投入资金,用于“徽次元”文旅元宇宙产品的定制研发、专项VR技术人员培养等,打造合肥人自己的文旅元宇宙产品。
……
新型消费既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风向标”。
为此,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围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通过大力发展“四首经济”提升商业业态多样性,积极积极承办国际会展活动,打响合肥消费品牌。同时,突出城市品牌形象,培育社交电商、5G消费体验、元宇宙等新型消费业态,推动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生活服务在线化,打造国内“大科技+大娱乐+大消费”的新标杆。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乐天茵子 许露瑶
出品 | 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