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伊金霍洛镇:以“雁阵效应” 赋能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8:10:00    

“大雁”筑巢、“归雁”带头、“雏雁”培育,这是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不断探索形成的乡村人才振兴发展效应。


伊金霍洛镇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将人才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紧握人才“关键变量”,不断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聚焦作用发挥,稳固“大雁”队伍」

伊金霍洛镇积极引入医疗保障型人才,成功推动旗蒙医医院进驻“阿丝如”之家医疗服务站,就近开展医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嫌路远、看病难的问题,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辐射至周边红庆河镇、札萨克镇等相邻镇。累计发放价值20万元的药品,接诊患者4000余人次,为嘎查村患者免费提供拔罐、刮痧、针灸、推拿诊疗服务53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


▲伊金霍洛镇“布晚桑榆”老年志愿服务队在“种种乐”同心菜园进行采摘


一个个本土人才发光发热,伊金霍洛镇先后孵化出乌仁布斯贵妇女头戴工作室、“布晚桑榆”老年志愿服务队、“艺起行”文艺志愿队等;先后涌现出“好安达”马婵华、有事找“邱叔”邱子珍等优秀本土人才。在基层治理与社会服务中,一大批老年志愿者始终活跃在第一线,“银发人才”在共同交往,相互服务中交上了知心朋友;在心手相牵、深度交融的基层志愿服务里暮年绽光、发挥余热。


「聚焦资源储备,建强“归雁”队伍」

近年来,伊金霍洛镇结合基层人才工作的特质,逐步发展出一条“镇外人才+智力引进+镇内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思路。支持企业进村建企造厂,累计引入企业14家,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牧场13个,研学基地2处。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处,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17处,着力以优质服务助力人才发展,增强“归雁”人才回乡创业的信心与干劲,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


▲伊金霍洛镇高素质农牧民种养殖技能提升培训班现场


伊金霍洛镇从人才创业的平台支持、政策倾斜、发展激励等多个层面加压发力,累计引入巴图格西、乌力吉、张文胜等32名文旅能人、养殖能手返乡创业;专业技术能手20名;设立公益性岗位人员20人。同时,注重鼓励和保证广大人才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在全镇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共有市、旗人大代表15人、党代表16人。另外,持续深耕本土人才培养工作,认真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专业技术普及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伊金霍洛镇民族乐器培训班、农牧民种养殖培训班等培训教育20余次,累计参与培训300余人次,为伊金霍洛镇各领域人才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育,提高人才专业本领。


「聚焦平台搭建,培育“雏雁”队伍」

2025年2月10日,在伊金霍洛镇甘珠日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压岁式”助学慰问金发放仪式正在举行。


“压岁式”助学慰问金的设立,源于包联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努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驻甘珠日庙村工作队主动联系村集体利益相关企业——菓奇奇沙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帮助销售沙棘饮料,将部分利润转化为助学资金,专门用于奖励每年新考入大学的甘珠日庙村学子。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驻甘珠日庙村工作队为新入学大学生发放“压岁式”助学慰问金


“压岁式”助学慰问金,是伊金霍洛镇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缩影。截至目前,伊金霍洛镇通过“压岁式”助学慰问金,举办慰问活动4次,慰问学子24人,累计帮扶金额达2万元。以帮扶之力托举学子之梦,以乡村振兴共富培植人才之基。受助学子们纷纷表示将常怀感恩之心,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馈家乡。


▲伊金霍洛镇青年宣讲员常博文通过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巴雅尔开讲啦”宣讲平台分享读书心得


伊金霍洛镇青年宣讲员常博文在“暖城英才话暖城主题征文”中写道:“我深刻感受到了鄂尔多斯人的淳朴,感受到了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两级党委和政府对人才的尊重。暖城用她宽容、广阔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在这里奋斗的青年人,给予了我足够的关怀温情。”


来源:伊金霍洛镇(通讯员 赵铭微)

相关文章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2025-04-14 08:13:00
伊金霍洛镇:以“雁阵效应” 赋能乡村振兴
2025-04-12 18:10:00
川观快评|拆解流量骗局:“善意” 绝非庇护伞
2025-04-11 16:31:00
【原创】乡村振兴大家谈 |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5-04-11 13:01:00
记录孩童视角的绿水青山,传递自然之美与乡村之韵
2025-04-11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