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网评:再获全国城市文明殊荣,西安以高质量发展澎湃向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40:00    

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西安第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作为国内城市综合评比中含金量最高、创建周期最长的荣誉,该奖项覆盖城市治理、生态建设、民生服务等12大领域、238项具体指标。全国文明城市这份殊荣,不仅是对千年古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权威认证,更成为引领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深耕生态治理,绘就城市的绿色文明画卷。良好生态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鲜亮底色,也是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西安秉持全域治理理念,全力破解生态难题。在浐灞生态区,通过“水系连通+植被修复”工程,昔日荒滩摇身一变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47%,生态系统愈发丰富稳定;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行动,渭河西安段建成生态堤岸168公里,新增湿地面积5.2万亩,吸引黑鹳、朱鹮等珍稀鸟类前来栖息。据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8天,同比增加12天;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创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优水平。如今漫步西安街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新常态,绿色文明正成为西安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聚焦民生福祉,夯实文明城市的幸福基石。西安将民生工程视作文明创建的关键战场,构建起“教育提质-医疗惠民-安居保障”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教育领域,近三年累计投入218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536所,新增学位52.6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5%,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三级医院增至65家,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4.2人、注册护士5.3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市民享受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累计投入136亿元,完成817个小区升级改造,惠及居民28.6万户,加装电梯3200余部,老旧小区重新焕发生机,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为城市文明铸就最靓丽的民生底色。

弘扬志愿精神,点亮城市文明的温暖之光。“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西安以 “品牌化运作+精准化服务”模式激发志愿力量,打造出“西安因你而美”“微光如炬”等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心羽志愿服务中心”累计帮扶患病儿童1.2万人次,创新推出“医疗陪护+心理疏导”服务模式,为患病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温暖与希望;“小蜜蜂”文明交通劝导队年均参与执勤超10万小时,助力交通事故率下降23%,有效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12.6万人,占常住人口25.8%;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8.7万个,服务总时长8200万小时,相当于3.4万人全年无休持续竭诚奉献。从社区服务到大型赛会,从扶危济困到应急救援,无处不在的“志愿红”已然成为西安古城街头最温暖的色彩,传递着文明的温度。

创新城市治理,构建文明有序的城市新貌。科技赋能为城市治理注入智慧与高效。西安打造“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整合12345热线、城管执法等21个部门数据资源,年均处理城市管理案件120万件,办结率达98.7%,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在交通治理方面,通过“信号灯智能配时+潮汐车道调控”,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下降18%,以智慧治理、人性光辉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推行“城管+商户”共治模式,建成236条“门前三包”示范街区,市容环境投诉量同比大幅减少 ,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如今的西安,智慧治理让城市会思考,精细服务让管理有温度,生活其中的人们很舒适,处处彰显着现代化文明城市的治理智慧。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要为西安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要以奋斗为笔、以文明为墨,蹄疾步稳续写古韵新篇,意气风发奔赴更具温度与活力的美好未来。(文:杜才云)

编辑:婧秋

相关文章
西安网评:再获全国城市文明殊荣,西安以高质量发展澎湃向前
2025-05-25 07:40:00
西宁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5-05-24 09:41:00
蚌埠:怀远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2025-05-21 08:50:00
电影《情润天山》定档6月10日 江苏援疆故事搬上大荧幕
2025-05-20 17:15:00
博物馆研学 让历史“触手可及”
2025-05-20 0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