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挑战歌剧“马拉松”,聚拢最熟悉的陌生人,当“拜罗伊特在上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9:42:00    

在观众热烈而绵长的掌声中,红色大幕再度开启,主演手拉手形成人浪一次次涌向台前,长达七分半钟的谢幕让台上台下都依依不舍。昨晚,瓦格纳鸿篇巨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作为“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计划的第一部歌剧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观众赖云说:“当伊索尔德望着已死去的特里斯坦千回百转地唱出咏叹调《爱之死》,我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被她唱碎了。”

这是全球顶尖的拜罗伊特音乐节首次进驻中国,指挥家、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在音乐上的精准把控,叶林·凯夫斯、丽丝·林德斯特伦、埃吉尔斯·西林斯、凯·斯蒂弗曼等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顶尖瓦格纳歌唱家用声音对角色精准而深情的塑造,让这部近5小时的马拉松歌剧盛宴成就一个不眠夜。

叶林·凯夫斯饰演特里斯坦

悬浮半空的“天空之门”

载人后竟重达3吨

天地对应的双重椭圆象征着宇宙与心灵的共振,开放式的天空中既有星空中的浪漫约定,也有雨雪与雷暴的心灵冲击,展现出人性与自然的共生。大地之眼时而深邃、时而星光点点,映照着变幻莫测的人心。此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由拜罗伊特音乐节导演罗兰·施瓦布团队在2022年打造、首演,为确保观众看到的舞台呈现是原汁原味的拜罗伊特音乐节版,在实际落地中,上海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的演出团队面临诸多挑战。

从观众视角望到那方椭圆形天空,是一个镜像结构。LED背景板配合顶部天花板开口,构成天空倒影的视觉效果。“天空之门”看起来轻巧悬浮于舞台上空,实则极重,它不仅仅是个美学理念的呈现,也是另一个的演区——部分场景,演员需在天顶背后的空洞边缘行走。结构本身加上演员,载重量逼近3吨。

演员在天顶边缘行走

为解决承重问题,上海大剧院技术团队将天顶设计为可拆卸的模块化单元,便于运输和现场组装;在空洞周围的关键节点,使用高强度的隐形桁架构建稳固的支撑网络,确保力量有效分散。舞美技术总监马蒂亚斯·利珀特回忆:“技术团队在前期进行上海舞台勘测时,就利用数字模型反复模拟天顶的安装和承重情况,对每个支撑点进行精确计算和验证,力求将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别。”

因“天空之门”承担着第二舞台的作用,演员不时在天顶边缘穿行。为避免让人出戏,技术团队运用现代技术让所有痕迹“隐形”,包括钢索、吊绳、照明结构。高科技不但成就了“视觉魔法”也让不同座位观众获得独一无二的欣赏视角——前排观众能更清晰地观赏屏幕呈现的影像效果,而后排的观众则可能获得透过天顶空洞、看到其中设计的“天空”景象的彩蛋视角。

中场休息时,特调“永恒之恋”受追捧

近5小时歌剧“马拉松”

聚拢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8小时的俄语话剧《静静的顿河》到16小时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再到近5小时的瓦格纳巨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申城观众在一次次超长观赏挑战中逐渐寻到自己的节奏。

距离开场仅30分钟,上海大学合唱团常任指挥沈屹匆匆赶来,一个小时前他刚刚完成了合唱团排练,谈及这部需“超长待机”才能完整欣赏的瓦格纳歌剧,他显得很松弛:“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正襟危坐,即便有片刻走神,那也是在瓦格纳歌剧中的美妙休憩。”

此前,许忠指挥的瓦格纳作品,沈屹从未错过:“我很喜欢许忠对瓦格纳歌剧的把控和细腻的演绎。我觉得无论出于个人爱好还是业务学习角度,这部歌剧的上演都不容错过。”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如此知名的歌剧也能在线上观看,但“现场魅力无可比拟”。他说:“我希望能把现场感知的震撼分享给我的学生。”

指挥许忠对瓦格纳歌剧的细腻演绎让人印象深刻

同样来学习的还有来自南京的昆曲演员周周,出于职业规划,未来她将进一步向新媒体制作转型。在她看来,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更应该多多观赏歌剧、交响、芭蕾等西方作品,艺术是融会贯通的,在这个多元的艺术时代,中国传统戏曲要守正创新,需要从业者拓宽视野、嫁接当下。

在餐厅,一对父子点了名为“特里斯坦和弦”的德国猪肘套餐,他们特地从北京坐高铁赶来。看着孩子狼吞虎咽,老父亲面带微笑:“他很喜欢看歌剧,我们在北京常去国家大剧院。近5个小时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很难得,想着他高考结束,正好可以满足下爱好。”散场时,衍生品柜台前挤满了人,观众小满一口气买了两个瓦格纳包包和四条心形挂件,她说:“包包送闺蜜,挂件等开学后带去寝室一人一条。”

美好歌剧之夜驻留在心底

散场时,水晶宫殿的灯光依旧璀璨,在剧院门口台阶上,观众刘明让陌生人帮忙留影,习惯一个人看剧的她从未因此觉得孤单:“剧院是个神奇的地方,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虽说素不相识,但却因为共同的爱好有了短暂的相逢。当我们在同一片艺术磁场,因为某一段唱而心潮起伏,这种共鸣弥足珍贵,我们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原标题:《台前幕后|挑战歌剧“马拉松”,聚拢最熟悉的陌生人,当“拜罗伊特在上海”》

栏目编辑:华心怡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相关文章
挑战歌剧“马拉松”,聚拢最熟悉的陌生人,当“拜罗伊特在上海”
2025-07-05 09:42:00
戏曲文化生态要警惕“异化”危机
2025-06-20 07:42:00
世俱杯|前三天场均上座率54%,单场最低人数仅3412,这锅国际足联该背
2025-06-19 01:32:00
“秀肌肉”之上,也需要走心的故事 国创动画白月光《灵笼》第二季开播
2025-05-31 09:54:00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025-05-18 1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