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195起直播侵权案,“陪看剧”成高发地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1:15:00    

2025年4月22日,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召开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南方周末记者陈怡帆|摄)

2024年7月,网络主播被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正式成为新就业群体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职业,只需用一部手机就能工作。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数据,职业主播数量已达3880万人,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8.33亿,超过75%的网民都看直播。

与此同时,“网络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著作权侵权风险,音乐、游戏直播、影视内容侵权频发。”2025年4月22日,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在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上表示。

自2018年9月建院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了逾14万件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其中,涉网络直播著作权纠纷案件1195件,占比约0.8%。

1195起案件中,音乐作品被侵权的案件为896件。赵长新表示:“这反映出直播行业运行对音乐作品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尚未形成成熟的音乐作品直播授权模式。”

“陪看剧”成侵权高发地带

在司法实践中,大量业余主播甚至部分职业主播缺乏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常识,直播时随手播放影视剧、演唱歌曲等现象十分普遍。

“有些主播甚至直至被诉,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直播行为已侵害他人权利。”赵长新说。

其中,音乐作品侵权在网络直播中最为常见。在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科技公司、袁某某一案中,法院认定被告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行为,构成侵权。

未经授权,主播不得在直播间演唱或朗诵他人作品。例如,在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科技公司一案中,法院认定被告在直播中未经许可演唱、吹笛子、播放伴奏等行为,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构成侵权。同样,在直播间中朗诵或以其他形式就他人作品进行“表演”的行为亦构成侵权。

近些年兴起的“陪看剧”,也成为侵权的高发地带。

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审理过这样一起案件:乙公司在其经营的YY网站上设置了“陪你看”专区,为主播提供影视作品,由主播陪同网络用户一起观看某网络热门电视剧,并提供回放服务。甲公司享有该网络热门电视剧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及维权权利,将乙公司诉至法院。法院最终认定,乙公司以陪看方式提供影视作品回看服务,构成侵权。

上述情形,均属于侵害原告的广播权。

网络主播在直播间播放他人的音乐作品、视听作品等,直播用户均无法选择观看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应属广播权控制的范畴。在网络直播间演唱、朗诵他人作品的行为,同样不属于表演权的控制范畴,而应当受广播权规制。

法院认为,表演权应当界定为仅控制面对现场受众的现场表演和机械表演,而不控制通过网络向不在传播最初发生地的公众传播的行为。网络直播间是网络中的虚拟房间,直播间观众并不在主播表演的现场,因此网络直播表演行为不属于表演权控制的行为。

甘肃庆阳一名男歌手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展示自己的才艺。(视觉中国|供图)

起诉主播者不到10%

在涉及网络直播的著作权纠纷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发现,直接起诉网络主播侵权的案件量仅为92件,占比不到10%。

更多的,是仅起诉提供网络直播服务的平台,“此类案件中权利人往往将直播平台内存在的多个侵权行为合并起诉,统一要求直播平台承担责任,案件量为781件,占比约65.36%。”赵长新说。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会根据网络直播平台参与传播的程度、网络直播平台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等因素,综合判定网络直播平台的性质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对于不同性质的主播,直播平台有着不同程度的控制权。

在某文化传播公司诉某科技公司一案中,法院认定,对于普通主播而言,直播平台对主播的行为没有直接的控制力和决定权,其提供的是网络直播平台服务,应当适用一般注意义务。对于平台的签约主播,主播与直播平台签订劳动合同或其他合作协议,接受平台的管理和安排,平台对主播的内容具有直接的控制权和决定权,其性质应当是网络直播内容提供者或与网络主播分工合作共同提供内容,应当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近些年也有直播平台尝试以获得授权的方式,为主播直播提供素材,但由于权属审查不严等原因,也产生了新的侵权风险。

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审理的一起侵权案中,乙公司其运营的直播App中向用户提供点歌服务,用户创建房间并点选歌曲后,可以在线播放音乐,或者使用伴奏进行翻唱。

享有某音乐作品相关权属的甲公司发现后,将乙公司诉至法院,主张乙公司侵犯了其对该歌曲享有的录音制作者权,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而乙公司申辩,自己委托丙公司向音集协代为支付报酬,获得了使用涉案录音制品的权利。

最终,法院审理查明,丙公司的授权权利来自于音集协,而原告甲公司给予音集协的授权仅限于“线下实体卡拉OK领域”的使用权利,并不包含以网络直播方式使用录音制品的权利。所以,乙公司的授权链条不足,应当承当相应的侵权责任。

这起案件对直播平台作出了提醒——平台为用户和主播提供背景音乐应当获得合法授权,授权权利应当包含以“直播”方式使用音乐作品的权利。“同时,直播平台负有审查授权方是否取得授权权利以及是否具有转授权权利的义务。”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庭一庭庭长朱阁补充道。

南方周末记者 陈怡帆

责编 钱昊平

相关文章
1195起直播侵权案,“陪看剧”成高发地带
2025-04-24 01:15:00
用友拟赴港上市 畅捷支付能否借势
2025-04-24 00:39:00
泉阳泉:公司业务不涉及国际贸易
2025-04-23 19:21:00
息县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县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培训及约谈会
2025-04-22 17:28:00
杭州银行业绩不错另面:净息差下降,行长突然离职合规亟需重视
2025-04-22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