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广州之窗,世界看到什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6:00
珠江之畔,开放东风拂面;云山之下,共赢和声激越。
5月5日,第137届广交会圆满落下帷幕。在外部世界风雨不断、考验不断的背景下,“中国第一展”再次以破纪录的规模和热度,给出了最坚定、最有力、最具说服力的回答,再次向世界传递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强烈信号。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透过广交会这一对外开放的“超级窗口”、全球瞩目的“开放坐标”,我们得以管窥中国经济的坚实底气、强大韧性、澎湃活力,可以感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广州的蓬勃生机、广阔机遇、无限潜力。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置身春风和煦、繁花似锦的羊城大地,越来越多海内外新朋故知感受到:开放不仅是发展手段,更是文明气度;合作不仅是共赢之举,更是历史大势。

参展商和境外采购商在展馆门口合影留念。
(一)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第137届广交会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三大主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约3.1万家参展企业中,新参展企业超过4200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88万件绿色低碳产品、32万件智能产品集中亮相,成为全球客商竞相洽谈的“硬核焦点”。
在这个寰宇暖意与寒流交织的春天、在千年商贸城市与万亿外贸之城的广州、在面向未来的广交会,全球经贸合作有望构建起“新起点”。广州因此也成为全球许多产业界和商贸圈人士了解中国、投资中国的“第一站”。因此,广交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会的范畴:不仅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化身全球工商界感知中国市场的“超级窗口”,更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大讲台”。

这是一场新质生产力的“全球路演”。
从能“云端对话”的服务机器人,到可“十分钟安装”的集成房屋;从具有租赁功能的储能产品到用AI设计赋能“心价比”的智能家居,广交会的展台上,中国制造正在从“性价比”向“质价比”跃升。正如广东华艺卫浴负责人所说:“我们的智能镜柜刚获德国红点奖,但真正打动采购商的,是产品背后对‘中国智造’的信任。”
这是一次中外文化的奇妙相遇。
从以“北欧极简风”重构东方美学的扎染工艺品,到把海外流行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潮玩产品;从香云纱、宋锦等吸睛中式布料制作而成的西式套装,到斯达高瓷艺展位前“莫奈花园”艺术场景中手持精美中式茶具的模特,广交会的各个角落,中国韵味与符合各国客商审美需求的现代化氛围交融,让法国采购商路易感叹:“这不仅是交易会,更像一场流动的美学盛宴!”而这些“中外融合”的丰富设计,正是广交会从“商品展”向“文化展”跃迁的缩影。
这是一个“友好服务”的“展示窗口”。
整洁舒适的展厅通道、连廊全新增设的座椅、加密频次的公交地铁、全新升级的“3E”(EfficientBiz“高效商务”、EasyGo“便捷出行”、EnjoyLife“愉悦生活”)城市服务体系……广州以“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展馆和城市服务能级,让全球展客商尽享“广式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这更是一场开放承诺的全球“集体回应”。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广交会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全球零售巨头,以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境外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这份逆势增长的订单清单,不仅是对中国制造的肯定,更是全球工商界对中国经济信心的“投票”。正如英国汽修工具类品牌Nielsen负责人托尼·桑赫拉所言:“广交会很值得来!25年来我的广交会之旅从未间断,我也在此见证了中国外贸的发展奇迹。”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超级窗口”,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制度型开放为路径,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无论是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还是智能科技的展示,广交会始终站在全球产业链和商贸圈的前沿,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能”。

在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里,可爱有趣的机器狗引来了中外客商的围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
(二)
“信心赛过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
当时间指针再次指向“广交会时间”,当世界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聚焦广东广州。映入眼帘的,不仅是“中国第一展”的高水准和高人气,更是一个开放中国的强大底气和发展信心。
“第一天就来了超6.4万人,现场简直是‘人人人机器人人人’”“中国制造的品质让我放心,现在消费者愿意为可靠性能买单”“广交会提供的,不只是货品,而是一种确定性”……穿梭的身影、洽谈的声浪,汇成“中国第一展”爆棚的人气,也是为中国经济投下的信心票。
信心,源自“越压越强”的韧性。
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不乱节奏,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
将镜头对准广州——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2942.99亿元,同比增长17.3%,计算机集成制造、材料、生物等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值分别增长66.7%、53.5%和26.7%……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2025年,广州用一组数据回应质疑,实现外贸提质增效,彰显了稳实、从容、坚定的发展心态。
信心,源自“越做越大”的市场。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中国市场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时至今日,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全球规模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市场,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心中有数,手中有牌。事实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国内市场始终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

玩具展区大受欢迎。
信心,源自“越联越深”的链接。
本届广交会上,一个“出圈”的细节耐人寻味。位于广交会展馆A区的麦当劳,成为全球瞬时销量最高的麦当劳门店之一。在人如潮涌的广交会展馆里,一份快速、标准、安全的食物颇受忙着赶生意的食客青睐。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麦当劳却在这里迎来了“泼天的流量”。这背后显现的,既是会展经济带来的高流量和高效率,也是全球参展商和采购商对中国制造以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信心。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想和中国“脱钩断链”无异于痴人说梦。今天的中国,产业规模大、门类齐全、集群化特征明显、配套能力强,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
透过广交会这扇窗,世界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看到中国坚定发展的信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才是穿越风雨的法宝。面向未来,我们信心如磐、斗志满满!

5月3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人气火热。
(三)
中国机遇,世界共享。广州坐标,流量汇聚。
翻开第137页的广交会,已然成为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重要场域。将指针指向广州——商品、企业、资源在这里汇聚,出口和进口、生产和消费的距离在这里拉近。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正是全球化稳定的坚定坐标,是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舞台。
看动能、看活力——
在本届广交会的舞台上,一批拥有“黑科技”的粤企扎堆亮相,令人耳目一新。
粤企元化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可在虚拟骨骼上精准“执刀”;广州派宝机器人公司推出的桌面伴侣,让跨洋亲情触手可及……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处处彰显着广州制造、广州产品和广州品牌的澎湃活力。
“越来越多国家的客商来到广交会,这里就像一个世界橱窗和秀场,向全世界展示优质企业的最新技术。”卡特彼勒的全球品牌许可商OFC国际销售负责人克里斯·阿尔坦说。

小朋友被玩具机器人所吸引。
近年来,广州不断向“微笑曲线”的高端攀升。“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6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增芯投产,全球首个、世界最大的飞行汽车小鹏汇天制造基地正式投建,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上市并分别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和Robotaxi第一股,华为广州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地建设……
活力之城、创新枢纽、魅力之都。这背后,是广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铿锵步伐,是全力以赴推动“二次创业”的昂扬姿态。
看空间、看潜力——
“希望外国投资者抓住机遇,到中国来,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深耕中国市场,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
举办100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本届广交会以开放促合作,让更多海内外宾朋透过广州之“窗”,看见一个生机勃勃的广州、一个活力无限的湾区、一个“新”意盎然的中国。
去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愿景,赋予广州“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进一步突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
去年以来,广州积极推动《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出台实施,先行启动区加快发展,带动南沙开发建设全面展开;花都经开区升级为“国字号”;中新广州知识城擦亮“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品牌;白云机场国际商务合作区加快推进……
从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到广州实验室、华南国家植物园,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今日之广州,多重优势叠加,战略机遇赋能,发展效益提升;经济底子是好的、空间是大的、潜力是足的——选择广州,就是选择了巨大机遇、广阔前景。

在第137届广交会现场,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成为全场焦点。
(四)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开创全新局面。
当前,个别国家的“小院高墙”越筑越高,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分享机遇、互利共赢,既是应对外部风浪的理性选择,也是在百年变局保持定力的底气所在。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主动,再主动!
广州,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作为世界一线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广州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坚定不移向开放要动力要活力,才能再闯新路、再开新局,才能不负厚望、不负期许。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广交会+”行动,持续放大和利用广交会溢出效应。从广州制造秀出“硬核实力”,到“食在广州”亮出金字招牌,再到广式服务“铆足了劲”,广州架起贸易的桥梁、牵起友谊的纽带,吸引参展商与采购商双向奔赴,让“请进来”与“走出去”同频共振,生动诠释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深入,更深入!
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制度型开放常常被认为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当我们有能力参与国际规则、规制、标准的制定,就能从国际经贸的运动员升格为裁判员、教练员。
不妨看一个切面——在跨境贸易领域,广州以“政策+生态+场景”三驾马车打造“出海快车道”。
作为外贸重镇,广州自2016年成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136倍,进口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在这背后,是广州坚持“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提供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打造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帮助跨境电商企业“一站式”解决行业难点堵点问题;率先推出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服务模式;率先落地跨境电商9810“离境即退税”业务;开展跨境电商含锂电航空货物出口试点;启用全国唯一批复的“双前置”货站……

从广交会的展台到跨境电商的云端,广州正以制度型开放破壁突围,以创新驱动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在这里,开放不是选择,而是基因;信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当世界在逆全球化迷雾中徘徊时,广州用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道路,始终为全球共赢提供着确定性,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所揭示的:选择广州、选择中国,就是选择与未来同行。
同“球”共济,和合共生。
“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新征程上,中国以实际行动扩大高水平开放,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
互利天下,共赢八方。
广交会,这一全球瞩目的“开放坐标”,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暖意、传递善意,再次展现开放中国的坚定从容、决心魄力。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世界期待“中国第一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讲述更为动人的开放故事,续写更加精彩的开放篇章。
永不落幕,永不停步。广交会,精彩待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晓芳、庹亚男、钟达文、夏振彬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王燕、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