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米公开事故车辆数据,侵权了吗?律师:需证明公开行为“必须或适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0:07:00    

“小米SU7撞上护栏起火燃烧致三人死亡”事件仍在发酵。

今天中午,小米通过官方微博公开了事故发生时的车辆数据(车速、方向盘操作、制动信号等)——有人提出,行车数据属于车主隐私,车企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

智能汽车行车数据到底归谁?应该由谁来调取和公布?事故引发争议的背后,再度指向这些焦点问题。

争议:小米是否侵权?

须证明披露行为“必须或适当”

小米官方声明中对于车主行车数据的披露,是否涉嫌侵犯车主的权益?

车辆数据主要指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大部分被保存在EDR设备中,或被实时传递回厂商,这些数据包括车辆实时速度、油门/刹车踏板行程、车辆转向动作、ABS和安全带状态等。

这些数据是否属于车主隐私或个人信息?广州市法学会刑事辩护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表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小米在声明中公开的车主行车驾驶数据,包括时间节点、行驶速度、方向盘操作、制动信号等,均属于车主的个人信息,公开前应当获得车主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个人信息分为“敏感信息”和“一般信息”。其中明确规定“行踪轨迹”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此类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有人据此认为,小米公开的“车辆行驶数据”没有包含行踪、位置数据,可能不构成侵权。

但廖建勋表示,若上述被公开的数据可以用来推断出车主行踪轨迹的信息,则也属于敏感个人信息范畴。

“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比如基于公共安全的需要,车企可以不征得用户的同意,对行车数据进行适度的公开。”廖建勋提到。

此类“例外”情形通常也会在车企与用户之间的隐私协议中有所体现,例如小米官网的隐私政策显示:“……如果就国家安全、执法或具有公众重要性的其他事宜而言,披露是必须的或适当的,我们也可能会披露关于您的信息。”

回到眼下的事件中,此次事故是否符合协议中提及的“必须或适当”的情形,目前缺乏清晰的判断标准。

在廖建勋看来,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小米在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行车数据之后,仍主动公开数据的行为已无必要。“小米必须证明这次披露是‘必须或适当的’,否则就存在侵权风险。”他说。

延伸:汽车数据隐私问题亟待解决

事实上,这次事故引发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讨论,在行业内并非首次。

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的另一面,一些车主也在面临数据获取难题。

早在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车企应无条件向消费者提供事故前半小时的完整行车数据,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了企业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但实践中,部分车企会以“数据安全”“技术保密”为由,拒绝向车主公开完整数据。去年9月,某新势力品牌汽车在倒车时与后车发生碰撞。车主因发现碰撞前有两次刹车动作,要求厂家出具详细行车数据报告。但技术人员只对行车数据进行解读,不允许录像、拍照,也不提供数据。车主对数据提出诸多疑问,如时间轴不一致、缺少刹车力度信息、时间粒度不精确等。后续多次沟通,厂家均表示无法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这背后,是技术安全与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立法层面,要构建以车主为核心的数据权利框架。明确车主对其名下车辆所产生数据享有初始所有权,车企、科技供应商等主体若需使用,必须在合法、透明、经车主授权同意的轨道内运行。也有人建议制定详细的授权流程标准,确保车主知情权与选择权落到实处,可参考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严苛告知机制,以弹窗、书面协议等多元形式,让车主清晰洞悉数据流向、用途及潜在风险。

至少到目前为止,在与车企争夺数据权属的博弈中,消费者仍处在弱势的地位。

比如事故发生后,有能力调取、公开EDR数据的单位往往是车辆的生产商,即车企本身。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真实有效,没有被“动过手脚”,也是不少用户关心的“痛点”。

在更清晰的法律规范出台之前,我们如何避免陷入和车企之间的“扯皮”?

廖建勋建议,消费者在购车前应该仔细了解车企数据政策,比如是否提供车辆数据查询服务,是否有明确的数据共享政策等等,必要时可以自行安装行车记录仪,以保障自身权益。

南方+记者 孟健

【作者】 孟健

南方法治

相关文章
近4万条新生儿信息遭倒卖!一月嫂机构员工获刑3年
2025-04-02 21:24:00
美国波士顿唐人街附近货车撞人致6伤
2025-04-02 20:45:00
iQOO Z10 Turbo Pro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s Gen4,4月发布
2025-04-02 19:13:00
麻辣烫 |“智驾”系统上路急不来
2025-04-02 13:05:00
注意!清明假期这些时段将进入出行高峰!
2025-04-02 0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