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5岁,130公斤,重度脂肪肝!一枚支架搭起“代谢高速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0:3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李文芳 乐小舟

25岁的小王(化名)体重高达130公斤(BMI40kg/m²),多年前被诊断为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标异常飙升了5倍以上。尽管他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尝试了多种药物,效果却始终不理想,肝脏健康持续恶化,硬化风险如影随形。

经朋友介绍,小王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温珍珍的专家门诊寻求帮助。在就诊过程中,他了解到消化内科新组建了专业的内镜减重团队,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创新技术——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经过充分评估沟通,小王决定一试。

7月,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手术室内,内镜减重团队在无痛胃镜下,耗时15分钟,成功为小王置入了特殊的“胃转流支架”。手术过程很顺利,“就像做了一次普通的胃镜检查,没什么痛苦。”小王自述。术后24小时观察无异常,次日即顺利出院。

手术中/医院供图

帮助小王的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于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肥胖合并脂肪肝患者,是浙大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近期重点开展的全新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到底如何帮助脂肪肝肥胖患者减重并改善代谢?团队介绍,其核心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人体的生理机制,从三大方面“破题”:

重塑“食物特快专线”——支架被放置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建立起一条“捷径”,让食物绕开主要负责糖脂吸收的上段小肠,直达中下段小肠。同时,食物与胆汁、胰液“错峰出行”,混合时间被延迟,减少了糖脂的分解吸收,从而将热量摄入降低约30%。

点亮“饱腹信号灯”——食物提前抵达肠道中远端,强力刺激身体大量分泌GLP-1等“饱腹激素”,不仅有效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欲望,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助力血糖控制。

优化“肠道微生态”——该过程引导更多胆汁酸和营养物质流向肠道下段,有利于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从微生态层面改善整体代谢健康,助力脂肪肝缓解。

医院供图

该技术的另一大特点是微创、可逆且安全性高。据介绍,支架通常在体内留置约3个月后,即可通过同样微创的无痛胃镜方式轻松取出。术后管理方面,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随访支持,并引入AI智能系统,密切监测体重变化、肝功能恢复以及影像学指标等,提供个性化的长期追踪,科学调整营养计划,帮助患者建立并维持持久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效降低患者体重反弹的风险。

“术后一个月左右,患者体重平均可下降约8%-10%,当然具体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

那么,哪些人适合选择这项技术呢?

温珍珍表示,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特别适合以下人群:BMI≥32.5kg/m²的单纯性肥胖患者;BMI在30-32.5kg/m²之间,且同时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指标,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前期、脂肪肝等疾病的患者;对于BMI在25-30kg/m²但存在明确代谢问题(如进展期脂肪肝)的患者,在经过严格评估后也可能成为合适的候选者。

随着胃转流支架技术的减重效果获得国内验证,目前,团队正深入研究其对肝脏脂肪含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具体治疗潜力,旨在追踪该技术对患者体重控制和脂肪肝各项指标的长期改善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25岁,130公斤,重度脂肪肝!一枚支架搭起“代谢高速路”
2025-07-26 10:33:00
破解瓶颈+升级路径!这场交流会为江城五金刀剪产业提供发展新思路
2025-07-15 00:05:00
斯迪克:尚未就电子皮肤研究与任何机构达成正式合作安排
2025-07-14 11:46:00
手外伤要查前列腺?需直面“过度检查”质疑 | 我来评
2025-07-01 18:04:00
进入投用倒计时!西咸新区这些民生项目迎来新进展
2025-06-27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