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皎平渡口话变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8:44:00    

新华社成都5月3日电 题:皎平渡口话变迁

新华社记者尹恒、胥冰洁、赵怡宁

从凉山德昌西站出发,经京昆高速、德会高速,转245国道,过大将军隧道,沿着新翻修的盘山路,海拔骤然下降,记者一行日前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东南向70余公里外的金沙江皎平渡。这里距离成都约670公里,驾车需要近9个半小时。

“‘五一’期间我们会组织附近乡亲们一起参与交通疏导、卫生维护。”在皎平渡村村委会见到村党总支书记王继华时正当午时烈日,“这里也是皎平渡游客中心,设有红色文化研习小院。我们村集体经济还在发展流水养鱼项目来给游客更多服务,更多的停车位也在规划中。”他黝黑的面庞上洋溢着笑容。

四川会理皎平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金沙江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裹挟着雪域的磅礴气势,穿行于川滇交界崇山峻岭间。“金沙水拍云崖暖”几个大字立在中武山上,伴着一江碧水,见证两岸变迁。

皎平渡是金沙江上的主要渡口之一,两岸悬崖峭壁,巍峨险峻。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数万人靠7条木船,在37名船工不分昼夜的帮助下,在这里摆脱众多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顺利渡过金沙江出滇入川,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重要胜利。

皎平渡大桥连接着云南禄劝皎平渡镇(左)和四川会理皎平渡村(右)(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90年后的今天,皎平渡上已架起一座长约600米的大桥,连接着四川会理皎平渡村和云南禄劝皎平渡镇。

“这已经是新桥了,1991年老桥就建成通车,通车剪彩那天人山人海,我们两岸的乡邻坐着车或赶着毛驴去‘串门’,可热闹了!”70岁的皎平渡村村民李如美回忆起当初的场景,依旧难掩激动。皎平渡村由原中武山村、小米村和濛沽村合并而成,为纪念长征红军入川而得名。从皎平渡大桥沿国道245蜿蜒而上,半山腰处便是李如美的家。

“来来来,你们快坐,我屋里凉快!”两层楼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中间种了些瓜果蔬菜,还养着四五只鸡。“最近石榴花陆续开了,马上又要准备芒果套袋,每天好像都忙不过来。”李如美一边收拾着农具一边向记者介绍。

李如美站在家门口向记者道别。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会理市气候温暖,“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暖”字由此而来。充足的日照、干湿分明的季节以及显著的昼夜温差,为水果种植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其中,会理石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会理市乡村振兴的重要名片。皎平渡村也是会理市最早种植石榴的地方之一。近年来,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金阳青花椒、西昌葡萄等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广受欢迎。全州累计建成种植业基地4251个,带动周边102.35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93.04亿元。

“修路之前,我们要步行两个小时才能到镇里,现在只需二十多分钟车程。”李如美得意地向记者算起来, “今年过了正月我就去河南妹妹家玩了,从河南玩到安徽、浙江、江苏,两个月才回来。我们家地里种了石榴、芒果、柑橘这些,等今年9月份都丰收了,我们老两口还计划去北京看儿子呢!”

皎平渡村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会理自古就是“川滇锁钥”。随着时代变迁,凉山的交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却一度落后,成为人文交流、物流通畅、经济融通、社会发展的瓶颈。“出门靠走、过河靠溜”曾经是凉山交通的真实写照。直到2022年12月30日德会高速建成通车,会理才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随着新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凉山已全面迈入“动车时代”。4月28日,金口河至西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甘洛、越西、喜德三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当前,凉山州正全力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28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

“90年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在皎平渡的每一块石头上,都浸着红军战士的鲜血和汗水。”站在中武山望向金沙江,皎平渡村村民张庆胜对记者说,他的爷爷是当年帮助红军抢渡金沙江的船工张朝禄。张庆胜近来在西香高速项目驾驶装载机,作为我国交通强国“十四五”重点项目,西香高速贯穿云、贵、川三省,建成后将结束盐源县不通高速的历史。“交通建设也是一种革命!我们这辈人想用勤劳和奋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说。

交通的发展也带来旅游业的火热。近年来,凉山火把节、烧烤节、戏剧节、冬季阳光音乐季、民族电影周、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等活动炙手可热。2024年,全州共接待游客6208.39万人次,同比增长26.7%,旅游收入651.75亿元,同比增长20.08%。

凉山当地群众与游客在火把节期间共跳达体舞。新华社记者 尹恒 摄

今年春节期间,总计有超4万人次游客来到皎平渡体验红色文化。村民们会沿街摆摊,出售小吃、水果、手工红糖等特色商品,一些生意兴隆的摊位日销售额可达数千元。依托红军渡江遗址,当地正全面推进皎平渡村红色村庄建设。近三年来,会理市红色旅游人数及收入增长均达到30%以上。“我们将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契机,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会理市委书记陈路说。

“受爷爷的影响,我的父亲张忠志后来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还给我取名‘庆胜’。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和革命精神,我们会代代相传下去。”张庆胜说。皎平渡村村委会前,工人正忙于景区建设,复刻一条当年的渡江木船。江边红色凤凰花向阳绽放,正如红军长征精神一样,浴火永生。

相关文章
皎平渡口话变迁
2025-05-03 18:44:00
厉害!印江千名师生徒步30公里追寻先烈足迹传承“五四”精神
2025-05-01 15:35:00
注意!福州地铁发布重要提醒!
2025-04-28 13:15:00
“五一”假期西府天地景区交通管制
2025-04-28 02:11:00
特稿丨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
2025-04-26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