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探究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归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8 08:36:54    

陶渊明选择远离黑暗官场,回归自然,陶渊明的“回归”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选择?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1.“归”之内容:

从陶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热爱田园、热爱自然,追寻精神自由的隐逸之士。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急于挣脱世俗、黑暗的束缚,奔向田园,回归自然。

那陶渊明诗中的田园又是怎样的一幅图景,他的诗句中有一份安静与恬淡。他仿佛用画笔描绘出一幅幅自然和谐的乡村图景。

2.“归”之艺术表达:

(1)动静结合。

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

(2)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陶渊明从田园走来又回到田园,他长时间的农民生活,使得他的诗歌融会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种种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的种种思索。《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描写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相关文章
清明假期短途游火爆,“低空赏花”成新宠
2025-04-04 20:05:00
广东威特雅环境科技申请煤化工污水处理装置专利,能够保持工作效率
2025-04-04 19:53:00
沐眠保险柜服务24小时热线-各区售后统一服务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2025-04-04 19:52:20
《故山松月》“中国科幻集结号”首钢园签售,刘慈欣领衔探讨本土科幻未来
2025-04-04 19:43:00
法国官员:将回应美关税措施 不限于提高对美关税
2025-04-04 1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