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9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看懂这些才看懂电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0 16:41:58
一部影片好不好看,数据是最有力的印证。
上映即打破贺岁档影片犯罪片单日票房记录,目前观影人数已超千万的《误杀2》,仍旧以绝对优势在同档期影片中一路领跑。
能有这样的市场反馈,《误杀2》凭借的不止是前作遗留的热度。在不延续上部故事,而是全新“出发”的情况下,影片依旧将故事讲得扣人心弦又令人泪目,才是主要因素。
故事好看,离不开演员的出彩演绎,更离不开片中那些用心设定,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细节1、萤火虫
萤火虫在片中多次出现。
最初时,它是小虫(王昊泽饰)送给爸爸林日朗(肖央饰)的礼物。在玻璃瓶中灿然发光的萤火虫,在明亮的灯光下瞬间黯淡。
小虫问爸爸“为什么它们在灯下就不亮了呢?”
直到故事推进至即将结束,我们才听到了林日朗的答案:因为它们的光太弱了。
影片临近结束时,萤火虫还出现在林日朗的手指尖。
小小一团,既微弱,又炫目。
影片中的萤火虫,即是对应着林日朗这样的小人物,同时也暗喻着像他一样的芸芸大众。他们没有令人瞩目的身份,只为了应对生活,便已经奔忙到精疲力竭。倘若再有意外发生,很容易就被碾压至粉身碎骨。
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熠熠发光,不到生命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细节2、父子游戏
林日朗和小虫曾以演戏的方式,玩过一场游戏。
一开始,是林日朗抱着假作垂死的小虫痛苦嚎啕、凄声呼救,随后被小虫吐槽演技烂。继而,小虫装作开枪,林日朗在“枪声”中痛苦倒地挣扎。
单看这段,不过是小虫配合身为编剧的爸爸编故事。放到整个故事里,就是对父子命运的预示。
细节3、医生讨论林日朗家境
小虫确诊心脏病后,院方在通知林日朗夫妻前,曾有一段内部对话。
除却小虫的主治医生达马,其他几个人关注的重点都是林日朗的家境。他们用冷漠的态度,讨论林日朗没有工作,全靠妻子阿玲当补习教师养家。
虽然只是一段过场戏,却让人莫名心寒。当以救死扶伤为本职的医院,都将患者的经济状况作为衡量标准时,后面发生的所有事,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细节4、林日朗“非礼”李安琪
为了给小虫筹集巨额手术费,林日朗借遍亲友,但依旧是杯水车薪。偶然从新闻中看到现已功成名就的旧日相识李安琪,抱着一丝希望找上了门,却遭遇了冷遇敷衍。心急如焚的林日朗错手把李安琪拽倒,造成了一起“非礼”事件。
眼中所见,未必是真。
除此之外,这段情节对于李安琪这个人物的前后转变,也有极其重要的铺垫和对比作用。
前期的李安琪,为了新闻爆点可以不择手段。即使明知林日朗“非礼”自己是误会,却仍然要将此作为噱头放到新闻开端来引导大众。
细节5、李安琪现场直播
有了前面李安琪不择手段抓新闻爆点的铺垫,案犯现场她带着摄影机闯进医院急诊室的情节,也就顺理成章。之后,林日朗通过李安琪的现场直播,将自己的犯案动机告知大众,赢得了同情。
同样是被机器拍摄的画面,可以“生”一个人,也可以将一个人送入绝境。有着这样影响力的传媒行业,如果只为了所谓的爆点,或者自身利益而不讲真话,那将有多少人会被篡改、毁掉人生?
细节6、手术台上的小虫
身穿手术服的小虫躺在手术台上昏迷不醒,医生们在四周垂手围观。
这一幕,很多看过《误杀2》的观众都印象极深。
没有台词,没有配乐,只有林日朗绝望地倾诉遥相呼应,但却让人毛骨悚然,恍若跌入了最深的噩梦之中。
细节7、楼上楼下
从一开始,林日朗的诉求就是找回被劫走的心脏供体。
为此,他不得不做出最凶恶的样子,成为被人痛恨、不耻的绑匪,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中,为儿子争取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林日朗在楼下以命相搏的时候,楼上正在进行一场手术。那颗他苦苦寻找的心脏供体,已经被放进另一个人的胸膛。
楼上楼下,不仅是特权和普通人的界线划分,连生死都因为被标注了价格,而有了不同的结果。
细节8、林日朗的信件
这封临近结局才出场的信件,其实是林日朗写给妻儿的遗书。
整个计划中,林日朗自己也是一枚棋子。他太清楚自己的力量有多微弱,即便破釜沉舟也几乎没有胜算。
于是,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写好了结局。
细节9、萨丁和市长
影片给出的结局,是上层所需,属下迎合讨好无所不用其极。
单只是这一层意思,已足以让人为之心惊恐惧。因为每一个像林日朗这样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牺牲品。
但影片中萨丁(李治廷饰)在车上的表情,以及市长(姜皓文饰)的表现,再联想前面市长说过的几代人才达到现在的高度,都很难不让人去想——为什么一切败露,萨丁还能如此坦然自若?如果他并非真正的主谋,那真相又是什么?
细节10、墙头草般的围观群众
影片中的围观群众,代表的是普通大众。
除了最后因为关系到本身利益的举动外,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在被言语左右、摇摆不定。面对同一个人,他们时而同情感动,时而又愤怒鄙夷,甚至不需要什么逻辑判断。
而现实中,这样的围观者并不少。一张张模糊的面孔,可能是让真相浮出水面的力量,却也可能成为溺杀人的漩涡洪流。
除了用细节来预示人物命运、阶层对抗外,《误杀2》中不少场景,也在扣合“黑暗中的正义”这一点。
一道被牢牢锁住的大门,隔开了林日朗与荷枪实弹的警察。
暗黑的走廊尽头,是灯光明亮的手术室。林日朗一步步走近,也一步步陷入绝望。
室内室外,“正义”隔窗相望。
如果说细思极恐的细节,对应的是影片的“暗”元素。那片中打动人心的细节,比如林日朗颤抖的手、达马医生的坚持、文咏珊的眼神戏、从窗外扔进来的装钱信封,以及李安琪和当堪的转变、林日朗最后的微笑等等,就是在对应“明”。
所以,即便《误杀2》借助林日朗一家的命运,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底层的无力,但它真正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却是希望。
即使我们身处黑暗,即使我们力量微弱,也会竭力发光,让我们的存在被看到,让我们的声音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