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病丧失劳动能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0:59:15    

丧失劳动能力通常是由于身体或精神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个体不能正常参与体力劳动或工作。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

严重的心肺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短而无法劳动。

脑部疾病:

包括脑梗塞、脑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影响工作能力。

脊髓疾病:

如脊髓炎、腰椎疾病,可能引起双下肢瘫痪,影响行走和站立。

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因社会交往和日常功能受损而无法工作。

肌肉和神经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痹,导致肌肉无力或无法控制。

严重的肾脏疾病:

如尿毒症,患者可能因体内毒素累积影响全身功能,无法劳动。

其他:

如肝硬化、肝囊肿、肝血管瘤、肿瘤晚期、肢体缺失、截瘫、偏瘫等,均可能导致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的丧失可能根据丧失的程度分为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具体判定通常依据医学检查结果和相关社会保障法规。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手外伤要查前列腺?需直面“过度检查”质疑 | 我来评
2025-07-01 18:04:00
精准狙击肝纤维化与脂肪变: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 vs. 传统影像学CT/MRI,临床价值深度解析
2025-06-25 16:41:00
从罕见病患儿到“211”高校学子 这是一场跨越14年的生命“逆袭”
2025-06-14 17:30:00
独立调查丨手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是医学“奇迹”,还是一场科学冒险?
2025-05-25 08:14:00
近年我国注册护士数年均增幅8%左右
2025-05-12 09:13:00